关于大暑的日记(精选十三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完成13篇优秀的散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暑的散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1
夏天是有趣的。早上,太阳从东方冉冉地升了起来,一边散发着阳光,一边微笑着。孩子们已经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像火箭般奔向游泳池。他们快速地换好衣服,“扑通”一声,接二连三地冲进池里。游泳圈像一朵朵鲜花绽放在泳池上,孩子们就像一只只小鸭子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中午,下起了濛濛细雨,孩子们在小雨中伸出手,自由自在地奔跑。过了一会儿,雨停了,一道五颜六色的彩虹出现在蓝蓝的天空上,十分美丽。
小朋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玩起了踩水坑。大家左一脚,右一脚,玩得非常开心,似乎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下午,太阳猛烈辣的照射着大地,似乎要散发全部的热量。小朋友们都拿起沉甸甸的水枪,玩起了打水仗。大家你喷我一下,我喷你一下,十分开心。
晚上,大家都回到家里,吃上一顿香喷喷的`晚餐,望着美丽的星空畅想,享受这一天的最后一刻。
夏天是有趣的,是我们喜爱的季节。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2
随着夏日的热情达到顶峰,我们成功举办了“清凉一夏·大暑文化节”活动,旨在为社区居民及游客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消暑盛宴。此次活动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中对大暑节气的独特理解,还融入了现代生活的趣味元素,让参与者在炎炎夏日中感受到了别样的清凉与欢乐。
一、活动筹备
活动前期,我们精心策划了多个环节,包括传统习俗体验区、清凉饮品制作工坊、大暑养生讲座、夏夜音乐会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前进行宣传预热,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的关注与参与。同时,我们与多家商家合作,确保了活动物资的充足与多样。
二、活动亮点
1. 传统习俗体验:设置了品茶、斗蟋蟀、制作香囊等传统活动区域,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古代人们在大暑时节的生活乐趣,增强了文化的传承感。
2. 清凉饮品制作:在饮品工坊中,专业师傅现场教授制作各种消暑饮品,如酸梅汤、绿豆沙等,让参与者亲手调制,享受自制清凉的乐趣。
3. 大暑养生讲座:邀请了中医专家,结合大暑节气的特点,讲解夏季养生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了公众的健康意识。
4. 夏夜音乐会:夜幕降临时,一场精彩的夏夜音乐会拉开帷幕,乐队演奏、民谣弹唱等节目轮番上演,为炎热的夏夜带来了一丝凉爽与惬意。
三、活动成效
本次活动共吸引了数千名市民和游客参与,不仅增进了大家对大暑节气的了解,还促进了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活动,我们成功传播了传统文化,倡导了健康生活方式,同时也为社区的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
四、总结与展望
“清凉一夏·大暑文化节”活动圆满落幕,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永不止步。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光彩。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3
夏天没有春天那样万物萌动,也不像秋天那样天高云淡,更不像冬天那样水墨丹青,它是个多彩丶多变的季节。
夏天是五彩缤纷的季节。月季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有红的、黄的、粉的丶还有许多颜色,几乎比我的彩笔的'颜色还多,它们在叶丛中翩翩起舞。夏天树木茂盛,一棵棵梧桐树构成了“一个个天然的绿色隧道”。一只只知了在树上歌唱,好像要告诉人们:“夏天来了,夏天来了!”最适合夏天的运动是游泳,游泳池里的水是碧蓝色的,淸凉的水和外面炎热的天气完全是两个世界了。
突变的天气像小朋友的脸,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一会火热的太阳还像火炉似的烤着我们,一会儿天就阴了下来,狂风席卷长空,乌云密布,一道闪电从空中划过,紧接着雷声大作,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同学们纷纷撑开雨伞丶穿上雨衣。可不一会儿,就雨过天晴,太阳就露出了笑脸。调皮的夏天经常给我们开这种玩笑。
夏天还属于小朋友,因为六一节和暑假我们收获了数不淸的快乐!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4
随着夏日炎炎,大暑节气如期而至,我社区积极响应居民需求,成功举办了“清凉一夏·社区消暑文化节”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为居民们带来一丝丝清凉与欢乐,增进邻里间的情感交流,共同营造和谐温馨的社区氛围。
活动亮点回顾:
1. 清凉饮品DIY:活动现场设置了多个饮品制作摊位,居民们亲手调制了各式各样的夏日饮品,如冰镇柠檬水、绿豆沙、芒果冰沙等,不仅消暑解渴,还让大家在动手制作中享受到了乐趣。
2. 传统扇面绘画: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特别安排了扇面绘画环节。小朋友们在大人的指导下,在精美的'扇面上绘制出五彩斑斓的图案,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又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喜爱。
3. 消暑知识讲座:邀请了社区医生为居民们讲解夏季防暑降温的小妙招和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提高了大家的健康意识,让居民们在享受清凉的同时,也学会了如何科学度夏。
4. 邻里才艺展示:活动高潮部分,居民们纷纷走上舞台,展示了自己的才艺,从悠扬的乐器演奏到欢快的舞蹈表演,再到深情的歌曲演唱,每一个节目都充满了正能量,展现了社区文化的多元与活力。
活动成效:
此次“清凉一夏·社区消暑文化节”活动,不仅为居民们提供了一个消暑纳凉的好去处,更促进了邻里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活动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大家纷纷表示希望未来能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共同打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5
我和珊珊是几年前爸爸的单位捐助希望小学时认识的。她比我小两岁,家境不好,父母都在余杭打工,平时家里只有她和奶奶在一起生活。和她见面之前,爸爸告诉了我她的长相,所以我一眼就在同学里认出了同样梳着长辫子的她。
我和她很聊的来,互相留了地址,我们便开始通信了。有时我从城里寄几本好看的记事本、故事书,有时是几只花花绿绿的头绳发卡,她则会在信里给我塞她做的手工,画的'画,邮她家的板栗,说山村里的那些故事。我们有什么事儿都愿意和对方说。妈妈常笑我,这个年代还愿意写信,不容易呢。
今年夏天,珊珊难得回家的爸妈从余杭回家了,很快,珊珊又多了个弟弟。虽然珊珊家有了手机,我们可以手机聊天,但她变的越来越忙。“第一次看到是个小弟弟,我爸手舞足蹈,边笑边说话,嘴巴咧的可大了,好像都能把我们给吞了。奶奶最近老摸我的辫子,说留个辫子中看不中用,剪了省多点时间照顾弟弟。
姑姑寄给小弟弟一堆玩具,可奶奶只许弟弟玩儿。”今天,珊珊又和我电话诉苦,说着说着突然开始抽泣:“悦悦姐姐,我以后可以常和你打语音么?我可想和你多说几句话了。你送我的拼图被弟弟弄坏了,可奶奶说,小孩子玩纸玩具对智力好,弟弟玩要让着。”珊珊的电话还没聊完,就听见那边用浓重的家乡方言高声叫着“珊珊,还打到什么电话,到你爸看大暑的时候了”,说电话匆匆挂断,连道别的时间也没有。大概是又到了每天珊珊爸要在视频通话里看儿子的时候了。
傍晚,我拿出日历书记录一天的的日记。日历书上写着,今日大寒。介绍部分写着,这是一年最冷的一段时间,和大暑相对。大暑?想起珊珊和我说过,他弟弟的小名就叫大暑,因为是大暑这个节气生的,当时温度可高了呢。可她今儿说,当时的大暑就和今天这大寒一样冷呢。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6
一、送大暑船
在浙江台州沿海有大暑送“大暑船”活动,此活动已历经几百年的历史。相传“晚清时,台州葭沚一带常有病疫流行,每至大暑疫病流行最为严重。世人认为是五圣所致〔相传五圣为张元伯、刘元达、赵公明、史文业、钟仕贵等五位,均系凶神),于是人们建五圣庙,有病向五圣祈祷,祈求驱病消灾,事后以猪羊等供奉还愿。葭沚沿江渔民居多,为保一方平安,后选大暑为供奉日。并用渔船将贡品沿江送到江口外,以示虔诚之心。久而流传,便形成”送大暑船“的习俗。及至现在逐渐演变成霞址附近一带的节日盛会。
大暑时节,送大暑船是浙江椒江区葭芷街道一带的传统习俗。据说在清同治年间,此地常有病疫流行,大暑时节病疫就更为严重,人们以为是五位凶神所致,于是在江边建了五圣庙,在大暑节这一天,用特制的木船将供品送至椒江口外,以送走瘟疫,祈求身体健康。
大暑船是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的,长8米、宽2米、重约1.5吨,船内设有神完、香案,载有鸡、鱼、虾、米、酒等食品与桌、椅、床、榻、枕头、棉被等用品。大暑船必须在大暑之前造好。大暑前数日,于五圣庙建道场,延请和尚做法事。船须由一两名驾船技术高,且享有较高威信的船老大驾驶到椒江口处,然后船老大改乘所带之小灿板回来,让大暑船趁落潮大水,漂向茫茫大海。船只必须漂得无影无踪,才是大吉大利。如果大暑船遇到东风无法东进,涨潮时漂回海关门,乃是不吉利之征兆。送走大暑船后,五圣庙戏台即开始演戏,少则三五天,多则七天、十天甚至半月,以示喜庆。霞芷街上上下下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现在每年农历大暑期间,浩浩荡荡的群众队伍把一艘制作精美的纸质大暑船(约出海渔船三分之一大小)十分隆重地送往江边,再由渔轮一路护送至椒江出海口,在那里把大暑船焚烧掉,意思是”送暑、保平安“。
二、吃荔枝
在大暑节那天福建莆田人家有吃荔枝习俗,叫做”过大暑“。邑人宋比玉的《荔枝食谱》中载:”采摘荔枝要含露采摘,并浸在冷泉中,食时盛在白色的瓷盆上,红白相映,更能衬出荔枝色彩的娇艳;晚间,浴罢,新月照人,是吠荔枝的时间。“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与人参相等。
到了大暑时节,福建莆田人都会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等食品,谓之”过大暑“。荔枝多产于我国南部,尤以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合称为”南国四大果品“,它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有补充能量、增加营养的作用。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尤其能补养大脑组织,增强肌体免疫力,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大暑这一天,人们将采下来的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凉后取出来享用。
在莆田,有一种独特的风味小吃,那就是温汤羊肉。在大暑这一天,人们把羊宰杀好,然后将其整只放进滚烫的`锅里翻烫,捞起放入大陶缸中,再把锅内的滚汤注入,泡浸一定时间后取出上市。吃时,把羊肉切成片片,肉肥脆嫩,味鲜可口。到了大暑时节,福建莆田人都会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等食品,谓之”过大暑“。荔枝多产于我国南部,尤以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合称为”南国四大果品“,它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有补充能量、增加营养的作用。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尤其能补养大脑组织,增强肌体免疫力,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大暑这一天,人们将采下来的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凉后取出来享用。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7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一说起大暑,大家都害怕不已,但在大暑也有一幅幅漂亮的画卷。
雨在天上飘着,池塘里的假山上有一只青蛙正一个人唱歌,雨为它伴奏。青蛙一遍唱着,一边东瞅西瞅的。荷花在水中舞蹈,雨落在荷叶上,使那颜色变得愈加鲜艳了。荷叶衬托着荷花,使荷花看上去更美。你瞧!那面墙贴上了一层绿墙纸,墙上还嵌上了无数小碎钻,是那样美!咋一看,像一面七彩的瀑布挂下。走近细看,原来是蔷薇花呀!那一朵蔷薇,是红色的,那一朵是乳白的,还有鹅黄的,大红的。你看那儿,淡淡的粉色,一簇一簇的依偎在一块。从这到那儿,都是粉红的一片。粉色的花散在叶间,演绎着春季的童话,温馨而又浪漫。
大暑时节,沿海区域还要送“大暑船”,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上行进。你看,大暑船与一般渔船通常大小,里面放上了各种生活用品,还要桌子、椅子、小刀、杯子、米、各种肉……
进行一些列祈福后,“大暑船”便下水,保佑大家万事如意,五谷丰登。
在大家温州,大暑是一个被人们特别欢心的节气。大家忙着晒被子,晒书,晒得不亦乐乎。
清早,母亲的一阵吆喝声把我妈唤醒:“快起来,去晒被子了。”大家一看,母亲已经在翻箱倒柜,抱出了七八条棉被,十来件棉袄。转眼间,阳台上挂满了衣服被子,密密麻麻,不漏一条缝隙,探出窗子一看,家家户户都是这样,整座温州城都在晒衣物。
虽然大暑是一个不大起眼的节气,但温州人的各种晒,把它晒成个一个隆重的节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8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炎热的节气。老师挑准这个时机,带我们去湿地公园观察大暑节气中的植物生长变化。
一路上,骄阳似火,我们热得满头大汗。一走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绿的草。那些草虽然在猛烈的阳光下都弯着腰,但长得都很茂盛。它们你挨我,我挤你,密密麻麻的,高到我大腿这儿了。
再往里走走,就可以看到一些粉色的叫不出名来的花。那些花的花瓣一片一片地低着头,像被火热的太阳晒中暑一样,蔫了。它们的身姿虽然不是很挺拔,但依然掩盖不了它们的美丽。在绿树绿草的包围下,一片片粉色的花儿为整个公园增添了一份色彩。
我把视线从花儿移开,看到不远处的有一棵大榕树,我被它的大吸引住了。我向它走去,看到从树上垂下许多气根。那些根是棕色的,有粗有细。根上还有很长的须须,就像老爷爷的胡须一样。我们站在树底下,凉风吹拂,瞬间凉快了不少,额头上的汗也干了,就像有个人帮我们撑起了一把大伞。树上的叶子密密的,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空隙,不透进一点阳光。靠近树干的'树杈上还有人工种植的蝴蝶兰。蝴蝶兰的叶子真的非常像蝴蝶的翅膀,怪不得它叫蝴蝶兰呢!老师还专门请旁边的保安叔叔跟我们讲了蝴蝶兰嫁接知识。
再往旁边一看,另一棵树也很漂亮,虽然枝叶不是很茂盛,但是它的叶子形状很独特,长得很像枫叶的样子。叶子黄中带点白,阳光照在叶子上,叶子在发光,亮闪闪的,整棵树看上去很有精神。
同学们一边观察,一边拿笔记笔记,我也不例外,我赶紧记下我的发现:大暑节气,人们虽然酷热难熬,但因为高温、酷热、潮湿等气候特点,非常利于植物的生长。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9
实话实说,我并没有感觉在家里有多热,当然外面是很热的,但我并不经常出门,过两天回老家去海边应该就能领略到夏天的厉害了。
我们家一直比较冷,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我春天的时候穿着羽绒服上的网课,当时是真的很冷,但是现在这个冷变成了凉爽。
不过要是全盘否认空调的功劳也是不对的,白天虽然不开空调但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客厅的空调还是会打开(尽管那是妈妈强烈要求的,我觉得不用)。我屋的窗户也不常打开,就是短时间通通气,一个是因为吵,还有就是因为屋里比屋外凉快,至于是怎样的一股凉气支撑着家里我也不知道哈哈哈。
不过该说不说,外面确实很热。这几天有点半阴天的感觉(虽然我是期盼有大太阳的,因为家里有朵已经开花的.向日葵),就是闷热吧。昨天我去取了一个快递,感觉确实很热,小跑着就回家了。小区里的人也少了很多,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样天气热懒得动呢~
突然还想到一位消暑的好朋友——冰激凌。这个家虽然凉快,但是另一个家就不是,在那边的时候我热了会从冰箱里拿冰激凌吃,当然每天最多也就吃一个。如果真的特别热,我偶尔会把头伸进冰箱里(划掉划掉)。其实小风扇也是不错的消暑神器,尤其是水和风一起的那种。
总的来说大暑这几天外面确实很热,但是待在家里并不是很热。如果觉得很热的话可以考虑一下空调,冰激凌,小风扇这几位可靠的消暑伙伴~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10
为让学生深入了解大暑的由来和风俗,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大暑节气即将到来之际,xx小学开展了“清凉一夏 “暑”于你我”主题活动。
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是“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通过开主题班会,观看生动有趣的科普短视频,让队员们在生动的动画中,学习了有关大暑的知识。结合大暑活动,崇小队员们进行了一场欢乐的“水弹大战”。在“水弹大战”中,我们化身小水军。小水军们手持水弹,一个个蓄势待发,瞄准,用力发射。“水弹大战”中,队员们尽情地享受在夏日里的水时光之中,感受水带来的清凉和欢乐。在炎热的日子里,人们往往会没什么胃口,可酷暑时节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体力消耗相比其他季节也会大很多,更加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队员们纷纷制作大暑美食,来度过酷暑的'传统养生饮食习俗。炎炎夏日,队员们绘制了大暑节气的相关绘画,他们以温雅清新的笔触,画出了最美味的节气食俗,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对“大暑”节气做了各自不同的解读与阐释。
通过本次主题活动,在大暑节气之前,崇小队员们通过虚心学习,查阅资料,探索发现,对于不同节气的不同特点和习俗,有了不同的理解与感受。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11
今天是“小暑”,节气歌里说“夏满芒夏暑相连”,过了小暑,自然就迎来大暑。只不过这气温就开始热情起来,节节攀高不说,还会迎来极端高温天气。记得去年的大暑节气,气温一度升至40多度,不要说大家不敢外出了,就连气象预报都不敢透露了。如此的高温天,防暑降温自然必不可少。舔一舔冰棍儿,喝一喝冷饮,简直爽翻了。假如觉得过度享受冰饮就能防暑降温,那就大错特错了。
去年大暑节气,我就由于没节制地享受冷饮而使身体受了伤。对我来讲,那是一次惨痛的教训。我想把那段黑色的记忆讲述给大伙听,期望大伙因此吸取教训哦。
记得去年暑假,我吵着母亲去冷饮批发部买棒冰。上口爱巧克力甜筒冰激淋、美国提子奶油棒冰、梦龙巧克力脆皮、清凉绿豆雪糕……哇,琳琅满目的棒冰,满满一箱购回了家。没等母亲装进冷柜,我便麻利地拿起一支拆袋即食。咬一口放在嘴里,哇塞,那雪白的奶油和醇香的咖啡配上那一粒粒饱满的花生粒,还有可口的脆皮,真是让我飘飘欲仙啊。父亲叮嘱我:“一天只可以吃一支,不可以贪嘴,贪嘴会闹肚子的!”我点点头,一边吃,一边露出享受的神情。
这么美味的冰激凌,一天不吃个三四支,如何熬得住?只须父母一外出,我便会伸源于己痒痒的小手去冰箱里拿棒冰吃。除去棒冰,我还从冰箱里拿了冰红茶,一手冷饮,一手棒冰,这滋味别提有多美了。我心里暗暗自喜:这才是我要的暑假嘛!
可是好日子没过多长时间,一段时间之后,眼看着冰箱里的冷饮冰棍日渐降低,但我的.麻烦却日益增多了:头晕、恶心、肚子痛……终于熬不住,跟父母说了实话。父母得知后,先是一顿数落,但立马把我送去了医院。大夫语重心长地说:“急性肠胃炎,冰的冷的吃太多了。大暑日里可不可以狂吃这部分东西啊,伤身啊。”哎,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对于有气无力的我来讲真的后悔莫及啊!这下好了,这能盐水伺候了。
之后,护士还跟我说:“大暑节气不可长期吹空调,不可无节制地吃冷食喝冷饮……”原来,大暑节气有“大忌”,小伙伴们,你们记牢了吗?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12
大暑一到,热就漫天漫地地下来了。
太阳像十八九岁的小伙子,满身是力气,哼哧哼哧,不停地跑。风像文静的女子,端坐着,一动不动。
正午,院子里,树枝耷拉下脑袋,一副病恹恹的样子。猪躺在圈里的水滩中,把整个身子泡进去。鸡们也懒得出来觅食,在树荫底下歇凉。四周很静,院子午睡了。
爷爷也午睡了。院子里的枣树下,凉席上,爷爷光着膀子,在树的影子里打盹。蒲扇,横在爷爷的手边,延续着煽动的姿势。爷爷的脸上挂着汗,像露珠,在颤。爷爷胸脯上也有两道汗,像小河,在淌。
爷爷的呼噜声响起来了,一起一伏,在寂静的院子里,分外响。
大黄蹲坐在爷爷的身旁,吐着长舌头,哼哧哼哧地,喘息。
这个时候,突然从树上传来“知了——知了——”的叫声,一阵紧似一阵,高昂,激越,像那些明晃晃的光线一样,热烈着。更像一阵热风,加速了太阳的燃烧。
鸡伸长脖子,狗扬起脸,朝着树上看。爷爷醒了,坐起,骂着“我让你叫!”随手拿起鞋,朝着柳树砸去,柳枝颤动,砸落了一些树叶,却没能砸断蝉声。
蝉声聒噪,杂乱无章,搅乱了爷爷的觉,搅乱了院子的静,也把大暑搅沸了。
天气,在中伏前后,一年中最热之时,酷热难当之际,耳边有了这拂不去的鸣叫,这,多少让我对蝉生厌。
殷代甲骨文的“夏”字,是以蝉的形象为依据的象形字。可见,人们很早时候,就把蝉和夏联系起来。蝉的鸣叫,就预示着夏的开始。
蝉,高居树端,欢叫鸣唱,从立夏一直叫到立秋,天越热,越卖力。有时,我想,它为什么那样钟情大暑?
蝉,在地底下,黑暗中,要积蓄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力量,经过痛苦的煎熬、漫长的等待,为的就是这怒放着的暑天。立夏一到,它就蛻壳化羽,放歌而唱,大暑一过,它的生命也就画上句号。庄子在《逍遥游》里有记载:“蟪蛄不知春秋。”蟪蛄就是蝉。只看到夏的蝉,自然要拼尽了力,憋足了劲唱了。
蝉,是夏的恋人,长久的积蓄,漫长的.等待,只为这炽热的抒情。
这些,是我读了书后的事了。我知道了这些时,再听蝉声,尽管没有朱熹“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的蔓延韵味,至少不那么厌了。
我对大暑这个节气的感知,最先来自蝉。倒不是我喜欢蝉声,而是惦记那些蝉事。
天热,母亲是不让出门的。我只好小施计谋,装睡,看母亲睡熟了,就蹑手蹑脚风似地飘出去,把竹竿顶端箍一铁丝套,找到蜘蛛网,把铁丝套上缠满网,然后蹑了手脚靠近树,趁蝉不备朝蝉的身上迅速套去,毫无防备的蝉被死死粘住,它再怎么挣扎也逃不出一张网了。最后,把粘住的蝉,放入瓶中,几个小脑袋聚在一起玩。脑袋上的汗流成河,暑气在身上肆虐了,全不顾了,顾不了了。
蝉也蛮狡猾的,并不能次次满足我们捕获的欲望。扫兴之余,我们只好去捡拾蝉蜕。蝉蜕挂在树干上,躺在树底下,羽纱一样。这些无聊的事,我们并不想干,可是,三奶的声音像大暑天的一股凉风,牵着我们的脚。“好好捡,卖了买糖吃。”至于蝉蜕怎么解热镇静,怎么被药贩收购,跟我们无关,我们只惦记糖。糖的力量真大,我们捡拾的节奏加快了。
我记住蝉,更是为了解馋。
墙根下,几个小脑袋围着一堆火,把串着蝉的铁丝伸进火,蝉张牙舞爪,一顿噼里啪啦后,就闻到一股股香味,我嘴角就泛起了一股股涎水,让它入口已是迫不及待的事了。天热,又赶上缺吃少喝的年代,能有这美味可享,我自然高兴。一切快乐的事,时间再怎么发酵,都不会变质。
我的童年也因为有了蝉而沸腾了,隔着时光看,还在冒着热气呢。
多年后,我住进了高楼,被架在半空中,再找蝉声时,我只看到了树梢。少了蝉声的大暑,像我现在工业化了的村庄,变得很不适应。这村庄已不是我的了。
总觉,有蝉声的夏天,才是完整的夏天,有蝉声的大暑,才是真正大暑。
我一直纳闷,小小的蝉,薄薄的翼、短短的身、小小的嘴,却为什么能爆发出那么大的声音?也一直认为,它是用嘴歌唱。其实,并不。
读法布尔的《昆虫记》,知道了蝉是靠腹部的发音器唱歌的。它的发音器在腹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震动就发出鸣叫,而且能轮流利用不同的声调激昂高歌。更为奇怪的是,雌蝉并不发声,雄蝉的响亮歌声,不是唱给同伴,也不是唱给自己,因为它压根就听不到。
那么,它是唱给谁呢?夏天,还是人类?“知了,知了”,它心里莫非知道了什么?岁月苦短,生命可贵,争分夺秒,不分早晚,鼓翼而歌,它是在提示我们珍惜生命,还是督促我们勤奋?它的歌唱何尝不是一种隐喻?
它更是对大暑的告白,对爱情的宣言。
某一日,我看到了齐白石的画作《蝉》,树荫掩映,在热烈明快、爽心夺目的红枝绿叶间,蝉跃然枝上,隔着纸,我仿佛听到了蝉声阵阵,如沸如乐。就仿佛看到了烈日炎炎,看到了烈日炎炎下的院子,想到了爷爷,想到家乡的大暑。齐白石,是把夏天和我的院子也一并画进去了。
蝉,已经是夏的一部分,已经是大暑的影子,也已经是我童年的一个意象了。
每一种昆虫都会钟情一个节气,就想每一朵花会钟情不同的土质,就像每一个女子会钟情不同的男子。想必,蝉是热恋着夏天,大暑更是她的梦中情人。漫长的等待,精心的修炼,为的就是烈焰般的相聚。悲苦久了的呐喊,休眠后了的爆发,是带着惨烈的痛的。大暑,也用烈焰般的热情、按捺不住的激动,来迎她。
一场蝉与大暑的热恋,在我故乡的院子里沸沸扬扬。
只是,这场热恋,在我离开故乡后,就再也看不到了。
敲下这些字的时候,时值大暑,窗外,烈日燃烧,却听不到蝉鸣,干巴巴的空气里,传来了大暑一声声幽怨的叹息……
关于大暑的日记 篇13
今天,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如期而至。谚语有曰:“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大暑,太阳到达黄经120°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所以在这特别的日子里,我和其他一些同学一块去葭芷街去观看大家“送大暑”的热闹场面。
随着着淅沥沥的小雨,大家来到了葭芷街的一个转角口。这里可真是人山人海啊!于是,我心里想难道“送大暑”真的有那样好看吗?我边想着,边等待着仪式的开始。突然听到“当,当,当”的锣响声直往我的耳朵眼里钻,我便立刻意识到——仪式开始了!
第一,先由一个乐队敲着大鼓,锣子,缓缓向前走着。后面跟着几个大汉,抬着轿子,轿子上面有很多供品,最后还要落入“白沙洋”呢!大家又继续迎来了边走边演的文娱表演:有打腰鼓的有荡湖船的……其中最为精彩的便是舞龙和舞狮子了:先说舞龙,一个拿绣球的队员拿着绣球一会儿从地上掠过,一会儿又高举头顶,后面的十几个队员也配合的十分默契,表演得栩栩如生,把我看得瞠目结舌;再说舞狮,里面的人是华东国际文武学校的学生,他们也表演得很好,但他们在那样热的天下表演,还穿着厚厚的表演服,已经汗流浃背了,也没喊一声累、热,我在心里暗暗为他们喝彩。后来还有很多香客在拜佛呢!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都十分看重这古老的风俗活动,充分一定了他在丰富渔区休渔期文化日常所起的积极推动作用。期望葭芷的“送大暑”活动一年比一年红火,也让大家一块“载歌载舞送大暑”!
-
更多精彩的关于大暑的日记,欢迎继续浏览:关于大暑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