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硬笔段落摘抄(汇编4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书法的美散文,欢迎大家分享。
书法作品硬笔段落摘抄 篇1
在第一届全国高校书法比赛的获奖名单中,我看到了冰凝的名字。
在我们所有有梦想,有志向,有抱负的青年学生中,只有冰凝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并取得了成功。冰凝,她是我的同桌。
还记得昔日第一次相见时的情景,她黝黑的皮肤,齐耳的短发,那印着美的冰箱的旧T恤,还有一双不入流的与她那一双大脚格格不入的旧凉鞋,引发周遭同学们的一阵阵哄笑,但她貌似毫不在意。很快,由于她直率开朗的性格,我们很快打成了一片。
我发现她真是狂热的热爱着书法。下课后,她趴在桌子上专心地练着书法,一丝不苟,宿舍里,她坐在床上还是努力地临摹着书法,纹丝不动,就是走在路上,她也会痴痴地念着各大书法家的`名字或各种字体,仿佛她已经完全走火入魔了。
“我这个月的钱又花完了。”“什么呀,这才月初呀!”其实,熟悉她的人一点都不会觉得大惊小怪,因为我们都很清楚,她的钱绝大部分买了各大书法著作或各式名帖。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制作个人简历,必须是打印的,可唯独她,全程毛笔抒写,于是,我劝她另作一份简历,她不听,说:“就这样对付着办吧。”我无奈一笑,此刻,我这才发现她真的已经爱书法爱到了痴狂的地步。
她的口头禅是:就算是世界末日的来临,只要给我水和毛笔,我仍然能坚强地活下去。我问她:“你那么喜欢书法为什么不去投稿呢?”她的回答非常轻描淡写,她说其实她已经投过很多次了,只不过每次都石沉大海罢了,她的表情虽然有那么一丝丝的遗憾,但却非常坚毅。
还有一次省级的书法比赛,冰凝毫不犹豫地参加了,但结果出来后,我对着获奖名单翻了又翻,从头至尾仍然没有她的名字。我很难受,我害怕她会哭出来,然后自己也忍不住跟着哭起来。但她呵呵一笑,反倒像安慰我似的:“好像失败的不是我而是你一样,你难受个什么劲,拿不拿奖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就是喜欢书法而已。”从她的神情中,我读出了沮丧,但那种坚定和执着却丝毫未减。看到了那种表情,我非常心疼,但我没有理由相信她不会成功!
这一次,她真的成功了!
就像大豆一样,在成为豆腐之前它会被磨碎,挤压,成为豆浆,之后又会被滚烫,被散开,再经过盐卤的洗礼,它才会升华,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书法作品硬笔段落摘抄 篇2
抽象的书法艺术,常常会有具象想象,创作和欣赏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有的从书法创作运笔来想象,如李白《草书歌行》“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有的从点画来想象,如宋代朱长文《续书断》中把颜真卿的书法列为神品。并评论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王羲之也说:“夫著点皆磊磊似大石之当衢,或如蹲鸱,或如蝌蚪,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如鹗口,尖如鼠屎。”还说“夫斫戈之法,落竿峨峨,如长松之倚溪谷,似欲倒也,复似百钧之弩初张。处其戈意,妙理难穷。放似弓张箭发,收似虎斗龙跃,直如临谷之劲松,曲似悬钩之钓水。楞曾切于云汉,倒载陨于山崖。天门腾而地户跃,四海谧而五岳封;玉烛明而日月蔽,绣彩乱而锦纹翻。”
有的从结字来想象,后汉大书法家蔡邕说:“凡欲结构字体,皆须像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纵横有托,运用合度,方可谓书。”
也有的从章法或风格来想象,南朝梁武帝萧衍说“钟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王羲之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张芝书如汉武爱道,凭虚欲仙”;“萧子云书如危峰阻日,孤松一枝。”
书法欣赏中的具象想象,依凭的是抽象的书法艺术。书法中或形似现实而生具象想象,如元代赵子昂写“子”字前,先反复练习画鸟飞行的形状,而最后使“子”字有飞鸟的形象,那么欣赏者自然顺势而具象想象;或神似现实而生具象想象,如说颜真卿的书法“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怒目,力士挥拳”。书法自然以神似为上。神似,实质是书法的某些形式因素,所具有的某些意味,和现实的抽象沟通。韩愈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思慕、怨恨、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星列,风雨水火,雷电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怎样“寓”,只能抽象。当欣赏时,抽象又可在想象中回归具象。
书法的具象想象 ,我们不妨看看董其昌《草书张籍七言诗》(也称《与贾岛闲游》)轴,此幅书作大小145.1cm×34.7cm,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书写的文字是:
水北原南野草新,雪消风暖不生尘。城中车马知无数,能解闲行有几人。
款署:“其昌。”钤印有“董氏玄宰”、“大宗伯印”、“玄赏斋”。鉴藏印有“鹤舟所藏”、“紫云山房鉴藏书画印”。
这幅书作中的诗歌,表现了一种淡泊、从容、愉悦的意境。是啊,城中那么多车马在为名利奔忙,而有谁能理解超凡脱俗的人,在雪消风暖的春天,闲行在绿水粼粼、青草郁郁的原野上那闲情逸致呢?
那么这幅书作是否也能形成这样的意境呢?
这幅书作是竖幅,28个字,写了三行,行与行之间空白较大,而且最后一行只写了两个字,这种情况一般的书法创作者也许落款字数会多,如写上写作的时间地点、诗歌名称、作者姓名等等,但董其昌却只写了两个小字“其昌”,这就又留下大片的空白,真可谓疏处可以走马,这样的空白抽象形式,就有一种空灵、从容、静谧和淡泊的形式感,这和诗歌的意境神似,这为我们的具象想象提供了前提条件。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幅作品有三个字用了超长笔画,是“新”、“中”和“行”,并且分布大体均匀,形成了一种相对来说是密密密疏、密密密疏、密密密疏的节奏,这样的节奏也是一种钟声式的节奏,给人宁静感。并且只从三个超长笔画来看,也给人气息舒畅而心旷神怡的感觉,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创造了和诗歌和谐的意境。
其三,这幅作品线条流畅,而十一组两字以上的连笔字更增添了这种流畅性,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小桥流水、潺潺而歌的诗意情景,这能形成一种心舒气畅的联觉,从而和前面的两种因素,共同形成书法作品的整体意境,在诗歌作品的方向诱导下,想象出闲行春野的画面。
看来形似是物象,神似是情象。书法以情象为上。张怀瓘《文字论》中说:“须考其发意所由,从心者为上,从眼者为下。”
西汉杨雄说:“书者,心画也。”朱熹所解释:“意者,心之所发也。” 孙 荪在《“尚意”:中国书法的本性》一文中也说:“而书法是心灵的符号,是心迹的展示或者说表现。如果说一般的汉字书写是生存的'需要的话,那书法就是生命的需要,是主体情志驱使下以线条笔墨之‘有形’表现难以言说的内心之‘无形’。”但书法作者要表达这种心中的情意,必定只能是一种带“镣铐的舞蹈”,只有依凭抽象的书法形式,这种书法形式又只能以暗示的方式流露出一种抽象的意味。我们欣赏书法作品,一是形式因素的意味层次;一是形式因素的想象层次,可包括听觉具象想象和视觉具象想象。明陈继儒评欧阳询代表作《九成宫礼泉铭》“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它刻可方驾也。”这里“瘦硬清寒”是意味层次,“深山至人”则是想象层次。梁武帝形容萧子云的书法为“书如危峰阻目,孤松一枝,荆可负剑,壮士弯弓,雄人猎虎,心胸猛烈,锋刃难当”这里没有点出意味层次,只有想象层次,因此更给人神秘感。一幅书法作品,我们在欣赏中如果只有一种意味层次,也会在心中形成一种美感,如优美感、壮美感、端庄美、飘逸美等等。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具象想象有的和书作文字内容和谐统一,如上例董其昌的作品;也有的想象方向并不确定,如书作有壮美的抽象意味,可想象惊涛骇浪,也可想象峻峰入天,可想象壮士长啸,也可想象狂风撼地。这可属于形式感的内容想象方向和性质想象方向两个类别。总之,想象是以书法的抽象形式所蕴含的形式意味,或称形式性格作为基础的,这决定了想象的方向性质,即所想象的内容也必定有这样的意味内涵。这意味是以形容词表述的,是能艺术心灵体会的。
想象,有时就是一种艺术通感。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说:“所有调性、音律、和弦,至少对于我来说,是只有在大自然中,在彩云或五光十色的日晕的惊人美妙的闪烁和北极光的光芒四射中才可以遇到!在那里还有真正的升C、B和降A,以及所有你想看到的音。”音乐是这样,书法也是这样,也会产生艺术通感的。那有遒劲、豪放、昂扬特点的书法作品,你也许会听到《英雄交响曲》,那柔和、委婉、恬静的书法作品,你也许感到正在欣赏民乐《春江花月夜》。
一笔一个想象,一字一个想象,往往从整体来看有失和谐,如“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因此从书法意象想象,总不如从书法整体意境来想象更好。
书法作品硬笔段落摘抄 篇3
暑假,妈妈给我报了一个书法班,修正我写字潦草的坏毛病。
那天早上,我和妈妈早早地来到了书法教室,进门一股浓浓的墨香扑面而来,教室里已经有不少年龄不一的同学在认真写字了。
老师很快给我安排好了位置,并告诉我写字前的准备工作和毛笔的.书写姿势。当我熟练一会儿后,老师就握着我的手,开始教我写笔画。示范过后,便由我独自书写,舔墨、提笔、落笔……我不断重复动作,点点点,横横横,两个只是很简单的笔画,我却怎么写都写不好,我越写越沮丧。等到下课回家的路上,我愁眉苦脸地对妈妈说:“早知道毛笔字这么难写,我真该好好写钢笔字啊!”一边说着,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几天的课过后,我渐渐找到了手感,特别是笔画课结束后,从写字开始,我更从中找到了乐趣,每当我写出一个个漂亮的字来,我的内心都感到无比的愉悦。
星期五,爸爸说周末打算带我出去玩两天,我想也没想就拒绝了,星期天我可是要上书法课呢,我现在已经离不开我爱的书法了。
书法作品硬笔段落摘抄 篇4
在我的书柜里,存放着几十本字帖,一有时间,就拿出来翻翻。真草隶篆,名家字帖,都让我看得如醉如痴,一捧起来,就舍不得放下。
我的书法情结始于上高中的时候,有一天,语文老师李国荃在课堂上讲评作文,他先把我的作文在课堂上读了一遍,然后问同学:“这篇作文写得咋样?”有的同学回答:“不赖。”“能评个甲还是评个乙?”李老师问。有的同学说:“可以评个甲。”这时李老师板起面孔,非常严肃地说:“我给他评个丙。为什么?大家看看,这篇作文的字写的是何等了草,墨迹又是何等的难看,黑一块,灰一块,这是写给老师看的吗?起码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李老师是全县有名的语文老师,他讲起课来,旁征博引,条分缕析,逻辑严密,让人百听不厌,我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我那时候家里穷,穿得破衣烂衫,粗布棉袄烂得漏着棉花,可是他从来没有嫌弃过我,经常把我叫到他的宿舍里面批作文,有一点可取之处,都要画上红圈,表示赞赏。他的板书是标准的“柳体”,一笔不苟。他要求我们,作文一定要用毛笔小楷工工整整地抄好。可是那时的冬天,教室里连个煤球炉子都没有。教室里冷得像冰窖,室内零下好几度。墨汁刚磨好就冻住了,笔头也冻成冰疙瘩,手冻得揑不住笔。所以抄作文时,就马虎了草,加上我的字写得难看,让李老师大光其火。
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写一笔好字是人的门面,你现在不好好写字,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是要吃亏的。”李老师的这句话是我当兵后才体会到的'。
1968年,我应征入伍。入伍后,大部分新兵都分配到技术连队,有的分到汽车连,有的分到修理连,有的分到特务连(负责通讯连络),而我分到全团最艰苦的舟桥连,每天和桥桁、桥板打交道,训练架桥时不仅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而且脚上手上留下斑斑伤痕。
有一天,我离开舟桥连的机会来了,团里的文化干事朱保佳到我们一连挑选电影放映员,而我高中毕业,是新兵中学历最高的。朱干事和我交谈了几句,然后让我把学习笔记拿给他看。他翻了翻,什么也没说很失望地走了。后来从别的连队选了放映员。原来放映员不仅负责放电影,还要负责团里开大会时写大标语,毛笔字要写得漂亮,我显然不能胜任。这时候,我想起李老师对我的批评,后悔莫及,自己当初怎么就没好好练字呢?
后来,我的一首诗在报上发表后,被团里的新闻干事朱志远看到了,把我抽到团报道组搞专职报道。我一进报道组,就被朱干事的书法震住了。他学的是郭沫若的字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写的字和郭沫若的字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他除了教我怎样写新闻、写通讯、写诗外,还特别对我写好毛笔字提出了要求。他还给我找来一摞练毛笔字的毛边纸,手把手地教我怎样起笔落笔,怎样结构布局,怎样写得横平竖直,怎样写好左撇右捺……我和朱干事在一起工作两年间,不仅学会了写新闻,书法水平也大有长进。他转业离开部队时,送给我的礼物,就是一本柳公权的字帖和一支他最喜爱的毛笔,他对我的叮嘱是,要把书法当作一生的艺术事业追求。
转业到报社工作后,我一直坚持写毛笔字,给通讯员回信,我坚持用毛笔书写。有一次,我到界首采访,看到一位姓张的通讯员把我的回信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让我很感动。我问他为什么?他说,现在用毛笔写字的还有几人,你那么忙,还用毛笔给我写信,毛笔字又写得这么漂亮,我才把它压在玻璃板下。他的话不过是对我的夸奖,当不得真,但对我是个莫大的鼓舞,除了练书书法外,我还广泛结交书法界的朋友,向他们学习书法艺术。先后认识了书法新秀苗志力,以《书圣传人苗志力》为题对他作了报道;与启功弟子张传亭的接触,让我了解到他与书法大师启功结缘的传奇经历,我以《悠悠书法情》为题写了一篇专访,发表在《中国艺术报》、《华声报》等报刊上……我先后采访了二十多位书法名家,不论他们的书法作品获奖,还是他们的作品在国内外书展参展,我只要得到信息,立即进行报道,让我市的书法成就在国内外传播。
退休之后,有了大把的时间,临帖习字成了我健体强身的基本功,古雅文脉浸润身心,百代书艺陶冶性情,我挥毫泼墨,气定神闲,虽年过七旬,仍精力充沛。人称书法作品为墨宝,其实书法本身也是强身健体的法宝,许多百岁老人的长寿之道就是坚持笔不离手,挥毫不已。
书法作品硬笔段落摘抄 篇5
我是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正在用铅笔写字。妈妈发现我的铅笔字写得越来越不好了,有一天,她终于发怒了,说:“小子,你的字怎么写得越来越潦草,上了三年级,钢笔字就更写不好了,不行,你得上书法班,学学怎样写好字。”就这样,我无可奈何地上了书法班。
刚开始学书法,我心里觉得很苦闷,因为我没有双休日了。坐在书法班里,老师讲什么,我也听不进耳朵里,老师让我写字,我就开始哭,马老师与白老师看透了我的心思,耐心地给我讲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还给我讲古代书法家学书法的故事,并告诉我练书法还能修身养性呢,虽然这句话我有点不理解,但我还是慢慢对书法感兴趣了。现在,一上书法班,我总要专心听,认真写。我跟着马老师学会了怎样起笔,怎样顿笔,怎样收笔,还学会了怎样安排字的间架结构。我的.字写得越来越漂亮了,在书法班里,马老师还奖励我一支自动铅笔呢,语文作业本上,许老师也夸我的字进步很大。
妈妈发现我的字写得越来越好,也喜上眉梢,心花怒放地抱着我说:“儿子,看来,妈妈让你上书法班是对的,你要继续努力呀!”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也美滋滋的。学书法,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
书法作品硬笔段落摘抄 篇6
艺术包括很多种类,如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民间艺术、建筑、语言等等。
我最喜欢的艺术是书法。我喜欢练习书法和书法。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我历经磨难。虽然曾经想放弃,但是一次次收获的喜悦让我坚持了三年。
那是三年前的一天,父亲带我去看书法比赛。当我走进现场时,我沉浸在空气中弥漫着墨香的气氛中。这时,我心中萌发了一个学习书法的想法。
就这样,父亲给我上了一堂书法课。从此走上了书法艺术的道路,一开始开始练习笔画,横、竖、点、撇。一劳永逸地练习。因为热爱书法,所以很认真,经常被老师表扬。五年级的时候,因为期末考试,作业很紧张。要不要放弃?我的`心开始颤抖。爸爸看着我那么犹豫不决,带我去小区的书法室参观。走进书法室,七个大字“梅花香自苦寒而来”映入眼帘,引起我的反思: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历经艰辛,才能成功。于是,我认真学习书法。努力有回报,书法越来越好,每次参加书法比赛都能获奖
努力给我带来了收获。书法,它让我在努力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是真正的艺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