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总结网 >地图 >实用资料 >

大海的歌的教案

大海的歌的教案

时间:2025-03-11 无忧总结网

2025大海的歌的教案。

大海的歌的教案 篇1

原文:

蓝色的雾,

蓝色的云;

蓝色的波纹,

蓝色的潮声。

无边的海,

像一面大玉镜。

映着天,

天变蓝了;

映着鸟,

鸟也变蓝了。

仰头看,

天变成了海。

那云,

就是翻滚奔腾的波流;

那鸟,

就是来往穿梭的鱼群。

海上的风

海上的风是花神,

他一来,

就绽开万朵浪花……

海上的风是琴师,

他一来,

就奏出万种乐曲……

海上的风是大力士,

他一来,

就送走万片渔帆……

海上的风是狮子

他一吼,

就掀起滔天波浪……

大海睡了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

是她睡熟的鼾声。

字词:

波纹(wén)、潮(cháo)声、仰(yǎng)头、翻(fān)滚、奔腾(téng)、穿梭(suō)、绽(zhàn)开、琴(qín)师、渔帆(yúfān)、滔(tāo)天波浪、鼾(hān)声

重点句子:

无边的海,像一面大玉镜

那云,就是翻滚奔腾的波流;那鸟,就是来往穿梭的鱼群

他一来,就绽开万朵浪花……海上的风是琴师

他一来,就奏出万种乐曲……海上的风是大力士

他一来,就送走万片渔帆……海上的风是狮子

大海的歌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种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播放大海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

2、昨天,我们随着作者去看大海,在出发前老师问一下,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二、读第二、三节课文,思考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读后讨论、板书

2、出示句子1

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作者见到这样的景象心里会怎么想?

你能读好它吗?

3、出示句子2

同上

4、作者的心情是这样的愉快,站在海轮上,听着浪花的声音也觉得大海也在欢唱。

请同学们读第三节

5、请同学们齐读第二、三节,要读出大海唱歌的景象。

三、大家读得真好,让教师也仿佛听到大海在唱着欢乐的歌。那么大海为什么还要唱一曲新歌呢?请同学们用上面的学法学习课文第四、五节。

1、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大海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划出重点句子,想想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3、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自学

4、讨论:看到了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5、出示句子(课后2)

6、看到我国自己生产的石油钻探船,作者心里会怎么想?所以我仿佛听见()

齐读第五节,抒发感情

7、请同学们带着无比自豪的心情来朗读第四、五节

四、作者笔下的大海像一幅画,浪花飞溅的声音像一曲歌,同学们,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诗一般的语言吧。

谁愿意把你喜欢的段落奉献给大家。

五、在新时代,大海的歌又有了新的内容,你能说说吗?

六、你长大后,想为大海谱什么新歌?

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习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种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大海的歌的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祖国大海景色的美丽,海港的繁荣景色和我国迅速发展的石油工业,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理解重要语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摘抄喜欢的语句,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比喻句的作用,感受语句的优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一曲新歌”指的是什么。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预习作业: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让我们一起看一段录像(大海),说说你看到的,听到的,有什么感受?

2、这哗哗的海浪声就像大海的歌声,快乐的大海在唱些什么好听的歌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24、大海的歌》(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课堂检测,提出问题。

1、读词语。

(出示:邀装卸荡漾朦胧犹如弥漫城堡旗帜朝阳码头展现驾驶室)

2、读课文给同桌听,边听边用“~~~~”划出描写大海唱歌的句子。

3、汇报

(1)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2)啊,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一曲新歌。

4、朗读这两句话,针对这两句话提出问题。

大海在唱怎样的歌?大海的歌好听吗?大海真的会唱歌吗?

(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大海是怎么唱歌的?大海为什么要唱歌?"我"是怎样听见大海唱歌的?为什么前面是“欢乐”的歌,后面是“新歌”?为什么觉得大海在唱歌呢?)

5、在这么多的问题中,你认为哪些问题可以自己解决,哪些问题需要一起来研究?

三、独立思考,探究问题。

为什么觉得大海在唱歌呢?请你回到课文中,自己读一读,找出能说明问题的重点词句。

四、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在班级中汇报、学习。

(学生汇报,师点拨,分为三部分,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学习。)

部分一:(出示:我极目瞭望:在海平线上弥漫着一层,浅褐色的雾气,朦朦胧胧,像是有一座城堡耸立在海天之间。他告诉我,那是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

(1)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石油钻探船有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巨大?)(板书:石油钻探船巨大)

(2)欣赏石油钻探船的样子。

(3)小结:过去开采石油主要在陆地,现在能在水上钻探、开采,技术新了,反映了祖国建设的新面貌。

(4)作者看到海上有我国自己的石油钻探船,心里有什么感受?

(5)有感情地朗读。

部分二:(出示:只见海港两岸,钢铁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犹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飘着各国旗帜的海轮犹如卫队,密密层层地排列在码头两边。)

(1)老师这里也有一句话,你喜欢哪一句?把你喜欢的那一句读给同桌听。

(出示:只见海港两岸,高大的装卸吊车很多,吊杆很灵活,海轮也很多。)

为什么你选择这句?用上了那么多的词语,你感受到什么?(随机观察"吊车"、"海轮"的图片)板书

吊车:多、大、工作繁忙

海轮:多、整齐)

(2)小结:望着那繁忙工作的装卸吊车,望着那来自五湖四海的海轮,"我"似乎看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此时此刻,我的心怎么能不激动,快乐呢?

(3)有感情地朗读。

部分三:(出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蓝天、白云、碧绿的海,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

(1)这句话美吗?美在哪里?(板书:蓝天、白云、碧海、朝阳)

(2)边听老师读边想象画面,然后出示图片。

(3)小结:看到这样美的景色,作者的心情很高兴,似乎感到大海也在唱欢乐的歌。

(4)有感情地朗读。

3、总结:为什么"我"会觉得大海在唱歌?

完成句式:()

大海的歌是一首()的歌。

(完成板书)

五、拓展延伸,开放问题。

1、同学们,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作者亲眼目睹了祖国欣欣向荣的建设成就,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望着美丽的大海,听着迷人的涛声,仿佛听到大海在尽情歌唱,听,你们还听到谁在唱歌?(课件出示农村的新貌)

2、学生介绍农村的新貌。

板书:

大海的歌

码头--蓝天、白云、碧海、朝阳

欢乐的歌海港--吊车:多、大、繁忙欣欣向荣

新歌海轮:多、整齐赞美

大海--石油钻探船:巨大

大海的歌的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

(一)教师#小学三年级# #小学三年级语文《大海的歌》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吧!

(二)初谈对大海的感受。

看了录象,再结合你见过的大海,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语言训练]

(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四)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学生可能会问:“大海会唱歌吗?”“大海唱的什么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二)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整体感知诗歌的结构和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

三、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你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课件出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1)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

(2)你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3)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别人帮助解决。?

2、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

3、小组汇报、感悟:

dlbdf.org小编精心推荐:

(1)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A、播放录象一: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

引导学生感受天在海中,海中有天,一切都被海水染蓝的景象,感受作者置身海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蓝,那么神奇。

B、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2)感悟二:大海风的神奇:

A、课件出示填空:

海上的风是()、是()、是()、是()

他一来,就()……

就()……

就()……

就()……

B、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

C、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3)感悟大海静的神奇:

A、播放录象,(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倒映平静的海面上)帮助学生理解风平浪静的景象和“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读、评议:

[此处设计考虑到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观察、品味、提高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感受读书。在读书的基础上仿写,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时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朗读课文,选背诗句。

1、自愿结合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

五、拓展活动:

收集有关大海的诗文,了解有关大海的知识,小组合作办一期关于 大海的手抄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会认字。

2、学习会写字。

(1)自主学习12个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义、写。)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文”与“纹”、“朝”与“潮”、

“镜”与“境”的对比、区分。

(4)学生选出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教师板书:滚(注意右边的间架结构:上、中、下三部分长短、宽窄进行画线比较。)

部件拼摆,实物投影展示、评议。

(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虽然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但是在学习生字过程中,教师仍然要重视写字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在观察、讨论、评议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精神及评价他人的能力。]

3、检查背诵情况。

4、手抄报的展示、评议。

(1)评议内容是否丰富。

(2)评议版面设计是否合理。

(3)评议色彩是否丰富、美观。

(4)摘录自己喜欢的内容。

大海的歌的教案 篇5

教学了《大海的歌》这一课,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重视读书培养能力

因为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读的能力不强,就会影响分析理解能力,读的任务完不成,也就谈不上语言的积累感悟。因此,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一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拦路虎。二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整体感知课文。三读课文,提出问题,自由回答。如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或了解到什么,懂得什么?答案不惟一,可从多方面、多角度回答。重在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这样既避免了一问一答满堂问的繁琐教学模式,又体现了灵活的机动的新的教学理念。

二、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质疑问题的安排,美读欣赏的训练,各个教学环节都是以人为本的。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后,再把课文读一读,看看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哪些疑问可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有关词句精读体会,后使学生明白。

三、美读欣赏感悟积累

读中品味,从读中欣赏。找出你自己认为写得特别优美的段落、句子先自己有感情地朗读几遍,然后读给大家听,后摘抄下来,这种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足之处,学生读的水平有层次的差异,如何克服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努力使每位学生学有所长。

大海的歌的教案 篇6

天和海

蓝色的雾,

蓝色的云;

蓝色的波纹(wén),

蓝色的潮(cháo)声。

无边的海,

像一面大玉镜。

映着天,

天变蓝了;

映着鸟,

鸟也变蓝了。

仰(yǎng)头看,

天变成了海。

那云,

就是翻(fān)滚奔腾(téng)的波流;

那鸟,

就是来往穿梭(suō)的鱼群。

海上的风

海上的风是花神,

他一来,

就绽(zhàn)开万朵浪花……

海上的风是琴(qín)师,

他一来,

就奏出万种乐曲……

海上的风是大力士,

他一来,

就送走万片渔帆(yúfān)……

海上的风是狮子

他一吼,

就掀起滔(tāo)天波浪……

大海睡了

风儿不闹了,

浪儿不笑了。

深夜里,

大海睡觉了。

她抱着明月,

她背着星星。

那轻轻的潮声啊,

是她睡熟的鼾(hān)声。 

推荐阅读:
2025大海的歌的教案 家族歌的教案(实用2篇) 2025大班交集教案(精品9篇) 2025大班区域教案(合集十三篇) 2025松鼠的尾巴教案 水乡歌教案(实用四篇)
无忧总结网小编为您推荐大海的歌的教案专题,欢迎访问:大海的歌的教案
热门标签: 对韵歌教案 老人与海教案 心态好格局大的句子 大班春天的教案 声母zh的教案 松鼠的尾巴教案

本文来源:http://www.dlbdf.org/shiyongziliao/67880.html